爆款标题参考:
《27家店关剩1家,许可证全注销! 昔日医药电商老大,竟被亲妈“抽血”抽到干》
《太安堂5次卖股套现1.3亿,抽空13亿电商巨头! 康爱多死于“亲妈”之手? 》
《阿里京东下场抢流量,亲妈抽走救命钱! 曾经的头牌医药电商,为何彻底消失? 》
文章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2025年8月11日,一份看似普通的通告悄然发布《关于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通告(2025年第64号)》。 在这份名单里,一个曾经响当当的名字赫然在列:广东康爱多数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通告显示,这家公司所持有的两张至关重要的《药品经营许可证》,一张是药品批发许可证,另一张是药品零售连锁总部许可证,都已在2025年4月17日被正式注销。
这意味着什么? 简单说,康爱多作为一家药品经营企业的法律身份,被官方正式宣告终结。 它失去了合法从事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业务的根基。 如果你去翻翻《爱企查》这样的企业信息平台,会发现更残酷的现实:康爱多旗下作为支撑其网上药品交易服务的27家线下实体门店,记录显示已经注销了26家。 仅剩的那1家还在“开业”状态的门店,在总部许可证被注销后,根据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硬性规定,它就像失去了主心骨,根本无法独立支撑起药品网络销售业务,关门歇业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可能已经名存实亡。
没有线下实体门店,就别想在网上卖药。 这是国家监管的硬杠杠。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能搞药品网络销售的,必须是那些有本事保证药品安全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药品经营企业,关键点在于,你得有对应的线下实体门店! 康爱多现在的情况是什么? 总部许可证没了,门店几乎清零,它旗下的公司,比如名字还带着“电子商务”影子的广州康爱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算还在,也完全失去了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的法定资格和基础能力。 看看康爱多对外投资的公司,海南康爱多互联网医院、广州康爱送货运代理这些更像是辅助性的棋子,没有一张能顶替核心的药品经营许可证。 康爱多的骨架,已经彻底散了。
把时间拨回到十几年前,康爱多可不是这副光景。 2010年,它在广州诞生,同年就拿到了宝贵的网上药品经营许可证,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拿到这张“入场券”的玩家。 这在当时可是件大事,它标志着网上买药这事儿,开始走向正规化、规模化。 康爱多迅速崛起,它自建官网、开发APP,还在天猫、京东这些大平台上开旗舰店,构建了一个全渠道的卖药网络。 注册用户一度超过2000万,每天有300万人次访问它的平台。 2011年起,它连续入选“中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风头无两。 2014年,传统药企太安堂看中了它的潜力,豪掷3.5亿元,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 2016年,康爱多的电商业务营收冲破了13亿元大关,服务过的网络用户累计超过7亿人次。 它还搞了个“E+药房”项目,试图往智慧医疗的方向深挖。 那时的康爱多,是当之无愧的医药电商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头羊。
医药电商这块蛋糕,谁看了都眼红。 2015年,网上药店成了药品销售增长最快的渠道,销售额达到30亿,比前一年暴涨了近60%。巨大的增长空间吸引了疯狂的入局者,一年之内,448家网上药店冒了出来,行业竞争瞬间变得惨烈无比。 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原本只做平台、给康爱多们提供“场地”的阿里和京东,在2016年不约而同地亲自下场了,它们上线了自己的自营药品业务。 这一招釜底抽薪太狠了,它们开始把原本流向康爱多这类垂直电商的流量,一点点收回到自己的口袋里。 结果就是,到了2017年,阿里健康已经坐上了中国医药电商卖家的头把交椅。
就在康爱多最需要集中精力应对外部强敌的关键时刻,它的“后院”却起火了,这把火是从控股股东太安堂那里烧起来的。 公开的信息拼凑出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线。 从2018年开始,太安堂自身似乎就陷入了困境。 为了维持表面上的繁荣,它采用了虚报利润的手段。 ,它把康爱多当成了“提款机”。 2019年到2020年,短短两年间,太安堂干了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它前前后后卖了5次康爱多的股权! 虽然每次卖的份额不大(累计约5.15%),累计套现了1.3亿元。 这操作本身就透着诡异,一边卖股换钱,一边又似乎想维持康爱多25亿元左右的估值。 这还不是最伤的。 太安堂还经常性地、直接抽走康爱多账上的流动资金,拿去填补母公司经营上的窟窿。 有行业人士分析过这个模式:“太安堂做的是中药材上游的生意,需要压款,有支付账期;而康爱多做的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零售电商,收的都是现金。 这就给挪用资金提供了便利。 ”康爱多辛苦赚来的现金流,就这样被母公司源源不断地抽走,去堵一个似乎永远填不满的坑。
后果是灾难性的。 太安堂自身的资金缺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对康爱多的“抽血”也越来越狠。 最终,康爱多账面上的现金流被彻底抽干了。 一个曾经年营收13亿、服务数亿用户的巨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血液。 失去了资金,就无法维持运营,无法升级技术,无法应对激烈的竞争,更无法满足越来越严格的合规要求(比如维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线下门店)。 线下门店的持续关闭,就是资金枯竭、运营难以为继的直接体现。 当最后一批门店倒下,当赖以生存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被官方注销,康爱多作为一家曾经叱咤风云的医药电商企业,其生命线也就此彻底断绝。 它从先驱变成了历史书页里的一行注脚。
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